{{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限時!全館9折+免運

加入LINE好友 領取$50元購物金

主管的難題-鬆綁掌控慾的練習

品牌總監 蘿絲小姐/創業日記

今年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節奏,疫情爆發之初,很多公司實行居家工作。如果今天我受雇於人,應該會很開心,因為終於不需要時刻在老闆和主管的眼皮底下,有機會逃離一舉一動盡收主管眼底的壓力。

 

然而,看到很多文章討論因疫情而誕生的工作型態,看似彈性卻可能開始了無止盡on call的生活,不只是責任制的重擔,還有可能因為漏接一通電話,晚回一則訊息而被貼上標籤,居家辦公讓員工下屬們不得不面臨隨時待命的壓迫感。

 

而我想聊聊關於遠端工作,身為主管或老闆可能比任何一位員工更加的焦慮不安的心境。因為看不到,因為不在同個時空工作,不僅僅只是團隊溝通的靈巧度變差,還有無法親眼看到下屬在眼前工作的不安全感。

身為領導者,難免想要全盤掌控的慾望
這是時不時偶有竄出並且需要抑制的本能

對於團隊的運作,我始終不喜歡掌控慾極強的工作節奏,我也不愛針對枝微末節的小事糾結不已,可是身為領導者,全盤掌控的慾望,是時不時偶有竄出並且需要抑制的本能。

 

有位創業的前輩跟我聊過,平常主跑外部業務的人是他自己,公司同仁上班時他看不到,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都在外面,根本無法掌握員工的工作狀態,這令他相當不安,他聽到我們公司上班不打卡,還有一位遠端在台北工作的夥伴,他問我,我是怎麼去平衡的呢?

我回覆他:這是需要練習的!我真心地認為,這是一道需要不間斷反覆自我調適的練習題。

看不到員工下屬,領導者的腦海中會開始很可怕地、不斷地換算員工每分每秒的薪資,當下找不到人是不是等於正在浪費多少錢,有許多問句開始堆疊,他有在做嗎?有在跟進嗎?怎麼到現在怎麼還沒達成?

 

一旦開始想,心就開始煩,有時候過度反應,還會讓下屬覺得莫名其妙,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不僅是情緒上的焦躁,也可能會逐漸使團隊出現信任危機。

我看待的勞雇關係,是相互信任並平等合作的關係
對我而言,管理是一門難度很高且永遠需要學習的溝通心理學

我們同樣羨慕著國際大企業都對於人才有著高度的信任,高度信任伴隨著高度自由,然而,很大的前提可能是他們有著高密度人才,優秀的環境讓整體高效率且自動運轉,如果是一般中小型企業規模,不一定能全方位的高密度人才,也沒有養著冗員的資本。因此在管理上,棍子和糖果使用時機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時候,勞雇雙方的信任與給予的彈性空間,我認為也是帶心的關鍵之一。健康且完善的勞雇關係是平等的,工作是勞方與資方互相選擇的過程。

 

新世代的人們,早已跳脫了薪水為上的思維,會加上多元的考量,像是工作環境、職場氛圍、生活品質等綜觀一切考量,拒絕情緒勒索與慣老闆都會是彼此合作愉不愉快的衡量指標。

不在同一個空間工作,溝通時的彼此總結,更加精準並且高效省時!

我喜歡在理解完對方的意思後,重新整理複述一次,確保彼此有在同一個頻率上,這樣的溝通需要耐心且不吝花時間完整闡述自己的想法,並且不可存在「我覺得你本來就該懂我」的念想。

 

因為不論是口頭表達或是文字訊息,都會夾雜很多主觀意識在其中,沒有交集的平行對話,或是像對空氣說話的單向放送,都是遠距工作最難以克服的障礙,而我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說自己愛說的,而是要說對方真的懂得」。

 

我在與外國人貿易工作的過程中也學到,中文並非對方的母語,因此說完之後除了詢問你懂不懂之外,會將對方說的再做一次總結,或是請對方總結一次自己的話,遠端的消息,透過文字表達,在送出前要反覆看過,對方是不是能夠馬上理解自己的話。

 

我會試著撰寫一小段反覆重看,將想表達的更有次序的列出,送出前花費一小段時間,反而讓溝通更加精準省時,並且我也學會一次一次讓思緒更快速敏銳。

主管的功課:隨時換位思考,喚起更多感恩的念頭

職場文時常這麼寫著:「其實你的小細節主管都看在眼裡。」

這的確也是一個身為主管很難抑制的本能,但我常常練習另一種心境轉換,在自己開始錙銖必較時,開始喚醒自己的感恩的心,想想達成的所有事情,這個角色的付出,對整件事情的推進有如何的貢獻。

 

也可以順勢盤點對他工作整體的感受,並非無限放任低效能的事情不斷發生,而是更有充分的理由去釐清是不是自己一時的情緒導致對員工的質疑,還是他的狀態已經脫軌。

 

這種轉念,可以從「越想越氣」扭轉成「越想越不氣」。而現實是,員工的心遠遠不及老闆的在乎,一旦糾結下去就只能自己受苦,因此我認為避免不斷飽受情緒的反覆折磨,那就努力找到解法吧!正面解決所有的不滿意。給彼此理性談話的機會,保持同理心,用試著理解但不強求的開放心態直面溝通。